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试读丨《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》

冷门文史哲





本文选自《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》,商务印书馆出版,郭艳华著。




豪放词的流变及内涵


明代张綖的词论首先把“豪放”作为一种与“婉约”并列的词学风格揭示了出来,指出“豪放”词的特征是“气象恢弘”,这是对豪放词风整体审美的把握;其次,张綖指出词风的豪婉“存乎其人”,即与作者的性情有关;最后,虽然张綖确认了“豪放”是与“婉约”并行的词风之一,但仍坚持“词体以婉约为正”,明确将“豪放”与“婉约”并列,是张綖词论的创新性所在,而“以婉约为正”的观念则是其未能完全突破传统的局限性所在。在此基础上,清代的研究者对“豪放词”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,主要体现在四方面:


其一,对豪放、婉约两种风格进行评价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词自晚唐五代以来,以清切婉丽为宗,至柳永而一变,如诗家之有白居易。至轼而又一变,如诗家之有韩愈,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。寻源溯流,不能不谓之别格,然谓之不工则不可,故至今日,尚与花间一派并行,而不能偏废。”从根本上肯定了词体“以清切婉丽为宗”,以苏辛为“别格”的事实,同时苏辛虽为别格,但对其艺术上之“工”却不可否认,因此豪放词风以苏辛为代表,与花间词风能够并行于世。清代的批评家普遍接受了这种既对立又并行的观念。


其二,从词人的遭际、胸襟及词的题材要求声情并茂的原则出发肯定了“豪放”之体的必然性。清代徐釚在《词苑丛谈》卷四引用黄梨庄的话说:“辛稼轩当弱宋末造,负管乐之才,不能尽展其用。一腔忠愤,无处发泄。…… 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,一寄之于词。” 英雄最可悲的不是“廉颇老矣”,而是生于乱世却无救世之力,满腔忧愤无人可解,发言为词,沉郁顿挫,是深受儒家教化的士人在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理想无法实现时的激愤之情。在苏辛那里,已经没有了李白式的无拘无束,其豪放之气笼罩在厚重的抑郁伤感之中,而这正是由于世人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。这些理论都是在明代张綖的“存乎其人”之论的基础上展开的,与张綖不同的是,清人的论述重心放在了对于词人的遭际、胸襟等方面。如沈祥龙说:“词之体,各有所宜,如吊古宜悲慨苍凉,纪事宜条畅滉漾,言愁宜呜咽悠扬,述乐宜淋漓和畅,赋闺房宜旖旎妩媚,咏关河宜豪放雄壮。得其宜,则声情合矣。”“词有婉约,有豪放,二者不可偏废,在施之各当耳。房中之奏,出以豪放,则情致绝少缠绵;塞下之曲,行以婉约,则气象何能恢拓。”大丈夫生当立于世,指点江山,凭古吊今,抒怀言志,一腔豪情当借雄壮之景淋漓尽致的再现,情感的宣泄、题材的选择、音律的侧重都决定着豪放词的艺术表现力。沈祥龙的论述正是肯定了情感与题材对豪放词创作的重要影响。


其三,是对“豪放”的内涵下定义。清代杨廷芝的《诗品浅解》是力图对“豪放”的内涵做出清晰界定的第一部作品,他把“豪放”解释为:“豪迈放纵。豪以内言,放以外言。豪则我有可盖乎世,放则物无可羁乎我。” 杨廷芝指出文学作品由于源自创作主体的旷达性情,故而表达方式上能够达到直率酣畅、淋漓尽致的艺术风格。他对于“豪”的解释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精神特征的突出,而对于“放”的解释则体现了对客观规范的突破。正像陆侃如、冯阮君在《中国诗史》里所说的那样:“……我们应先知道豪放的意义。我们认为豪就是气魄雄伟,放就是解放,不守常规。不过放的内涵不似豪那样单纯,有辞句方面的放,有内容方面的放,更有声律方面的放。”这在豪放词的创作上得到了有力的证明。综上所论,从先秦到明清关于“豪放”语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变化,可以发现,“豪放”作为一个语言范畴,最先适用于品评人物的性情或是行为——以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存在。


其后,作为创作技巧进入文学理论,但它用以品评人物或其行为的内涵,并没有随着“豪放”拓展到文学艺术及其理论领域而改变。经过明代张綖的宋词“豪放”风格论后,作为与“婉约”并行的词风被后世探讨研究。


“豪放”作为一个文化范畴,它的产生就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、文化意义。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:其一,“豪放”指文学创作者的思想的一种精神风貌,主要受到儒道两家的交融影响。它既有儒家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经邦济世之怀,又有道家平淡自然、超脱世外的飘逸之气;其二,在描写意象上,它偏重于选取“壮美”“恢弘”的气象,偶尔借助自然景观,也多是具有高洁品行的花草或季节,与婉约词的淫靡秾丽完全不同;其三,在艺术风格上,它以“雄”“浩”“英”“厉”的刚性美为特点,气势宏大,境界高旷;其四,在表达方法上,它摆脱了“浅斟低唱”的小女儿之态,举杯高歌、直抒胸臆、豪放中有沉着之志。但其也并非与含蓄内敛无缘,当把“一腔忠愤”寓于含蓄而不直露的境象、事典的描写之中时,便形成“沉郁”的特色,故传统意义上的婉约作家如柳永、晏几道、李清照等,也多有身世之愤、家国之悲的豪放词作。


文学即人学,一部中国文学史,就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流变史,一部古代文人情感、思想、遭遇的再现史。寄寓着生命慨叹的文学作品,再现了个体生命在历史进程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。北宋社会文人政治下的党争不断,经济繁荣,军事羸弱等现实,一方面造成了宋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宦海沉浮的人生慨叹,另一方面,也使宋人体现了不同于前人的特点,思想上注重理性思考及内在心性的修养,“崇文重道”,生活中重视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。具体到北宋文学的豪放词中体现为: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,宦海沉浮的人生况味,军旅生活的激越表现,这些都与日益激化的宋夏战争有着密切关系。




新书推荐


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

ISBN:978-7-100-15956-2

开本:16开

作者: 郭艳华

定价:76.00元


作者介绍


郭艳华,女,1978年生,回族。现为北方民族大学教授、博士、硕士生导师、文史学院副院长。主要从事政治制度、民族关系、士人心态与宋代文学关系的研究。出版专著《杨万里文学思想研究》《宋辽金元文学史》。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国家民委项目、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,宁夏社科项目2项,宁夏高校重点研究项目1项,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《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》。在《齐鲁学刊》《宁夏社会科学》《北方论丛》《文艺评论》等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。相关论文分别获得宁夏第十一届哲学社科优秀论文三等奖、宁夏第十二届哲学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。


内容介绍


本书在宋代特殊的社会政治、文化背景下,探讨长达百余年的宋夏战争对北宋文人人格心态、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。认为宋夏战争是影响北宋文人创作心态的重要因素,与宋夏战争有关的诗、文、词是组成宋代文学的重要部分。通过探讨二者的关系,实际上是从文学的视角去反观历史,最终达到文史互证的目的。宋夏战争是引发北宋政治变革与文学变革的重要动因,是我们透视北宋文学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内涵的关键切入点,同时也是我们发掘历史与文学之互动关系的重要平台。然有鉴于此,本书力图通过疏通北宋与西夏关系的文献资料,揭示北宋文人在宋夏战争过程中的心态变化,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,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西夏文化、宋夏关系,以及北宋文学审美特征背后的政治、思想、文化动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




延伸阅读
新书试读丨《北庭和高昌研究》


我知道你在看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